國立政治大學
第四期
發行日期:2008年12月31日
發行人:溫肇東,王振寰/編輯:姜懿紘、陳千群、許瓈文、張瀞方/版面製作:吳宗勳
目錄
企業史專題-台塑
《篳路藍縷:王永慶開創石化產業王國之路》書摘
編輯室

一、基本資料:

(一)書名:篳路藍縷:王永慶開創石化產業王國之路。

(二)作者:黃德海。

(三)出版項:20074月初版/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市。

(四)頁數:326頁。

 

二、作者簡介:

黃德海,陝西省大荔縣人,2003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目前在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兩岸經濟關係等,已出版的專著有《變遷:一個中國古村落的商業興衰史》。

 

三、摘要

本書共分為七章,主要闡述王永慶在石化事業上的經營歷程。附錄則有六輕發展的小檔案與台塑企業的大事年表供讀者對照參考。

(一)輕油裂解計畫

1950年代台灣在推行工業化計畫的經濟背景下,石化工業被列為優先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當時中油負責上游原料生產,中游則由民營企業參與,以避免公營事業陷入「拙於營銷」的困境,並建立起石化業完整產業鏈。而第一輕油裂解計畫(一輕)在1960年代初期本由中油及台聚主導,後為擴大規模則有台塑、台碱、華夏、國泰、義芳五家與PVC生產相關的企業合資成立台灣氯乙烯公司(台氯)進入石化業發展。

1970年代二輕計畫引起許多民營企業加入石化中游加工業的投資興趣,競爭欲趨激烈,台塑亦在其中。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期間,台塑出於穩定原料市場以及台塑自身發展需要,提出自建第三輕油裂解廠的計畫,但因中油堅決反對開放上游原料業使得台塑三輕計畫受阻。1984年中油四輕開工後,台塑王永慶再度提出申請興建五輕計畫,但因政府當局對於大型企業的存在與擴張有所顧忌而受到限制。即便如此,此時的台塑集團已逐漸壯大,旗下的台塑、南亞、台化公司不斷擴張投資,營業總額甚至進入台灣前五大民營企業集團(註一)。1986年,台塑捲土重來向當局提出六輕興建案申請,過程仍阻力不斷,但最終終獲批准。

在企業經營管理上,對外王永慶堅持台塑集團與客戶之間要相互扶持、互惠互利以締結牢固的合作關係,認為企業經營當然要致力謀求利益,但是對待客戶也必須瞭解所謂「欲取之,先與之」的道理;在企業內部的經營上,堅持不論大事小事都追根究底,追求合理化,做到止於至善;組織上則建立總管理處,做為整個企業制度設計、制定和監督的幕僚體系,以產銷一元化為基礎,實施責任經營制,從成本中心的概念去激發員工對企業的切身感,並透過午餐彙報會,讓各級幹部的想法得到交流,實質掌握內部的管理問題。

(二)從頭說起

在本章中回顧了王永慶的事業,從賣米開始、到開設碾米廠、經營磚廠、買賣木材,在這個創業過程中,憑藉著勤勞積極的態度,追求客戶認同,並從中領悟到事業經營的道理。

1954年王永慶在工委會及美援計畫的支持下成立福懋塑膠公司(後改名台灣塑膠公司),開始投資生產PVC粉,初期遇到產品滯銷、成本負擔與公司規模擴張等問題,種種挑戰與困境促使王永慶的企業管理念逐步成形,如為降低成本,建立追根究底的企業精神。後為拓展市場,籌建南亞塑膠公司、新東塑膠加工公司,進行PVC粉的二、三次加工,形成中下游一貫的經營體系,大量生產各式塑膠產品,並銷往海外市場。

(三)投資美國

有鑒於1970年代幾次提出跨足石化業上游的計畫履次被駁回,王永慶開始萌生赴美國投資。由於美國土地便宜、石油儲量充足可滿足台塑需求、法制健全,資金進出自由,加上台塑本身的體制逐漸成熟,王永慶於1978年啟動投資美國的計畫,開始在美國興建石化工廠,並收購美國幾家經營不善的化學及塑膠工廠,進行大規模整頓,制定新的經營管理措施。

台塑在美國龐大的投資,雖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也遭遇技術封鎖、勞資糾紛、與環保問題。面對這些困境,台塑開始投入於新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工作,解決管理階層漏洞、制定工程管理標準,力求事事追求止於至善的管理思想核心。

(四)台灣的反六輕運動

台灣的環保運動在1980年代開始發揮強大影響力,鹿港反杜邦運動開啟台灣環保運動的里程碑,隨後而來的是反五輕與反六輕的浪潮。台塑自建六輕獲准後,台塑原本計畫在宜蘭利澤工業區設廠,但受到宜蘭民眾的激烈抗爭。抗爭原因除了民眾對於石化業為當地所帶來的環保問題存有疑慮之外,亦因結合了黨外政治活動而使得抗爭聲勢更加浩大,當時的宜蘭縣長陳定南曾公開表示即便六輕建廠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通過,他依舊反對六輕在宜蘭建廠,甚至王永慶與陳定南兩人展開公開電視辯論。只是,在重重阻礙下,台塑最終仍宣佈放棄在宜蘭興建六輕計畫。

同一時期,桃園亦有反六輕運動,但未如宜蘭持續的時間長,規模也較小,政治人物參與反對運動的程度亦低,而是由觀音鄉草漯村為核心抗議團體。只是,台塑最終仍是放棄在桃園的六輕計畫,主因是桃園縣可用於建廠的土地面積不足,價格也過高,尤其每一塊土地又有牽連著地方團體或個人利益,使得台塑不得不選擇放棄。

(五)海滄計畫

1989年底,王永慶到大陸考察,提出要在大陸投資70億美元的石化專案,大陸官方呈現出積極合作的歡迎態勢,經過協商後,台塑選定福建海滄作為未來建廠廠址,大陸方面更承諾將成立特區推動台塑的投資計畫。但此一計劃在台灣媒體揭露之後,引起台灣政壇與商業界的震盪,認為這是台塑為了六輕計畫的推動向台灣高層施壓的手法,王永慶則幾度向報紙投書,陳述至大陸投資的有利條件,並且指陳石化業到大陸設廠就是根留台灣的看法。只是海滄計畫最後仍受到台灣各方壓力而停擺。隨後六輕計畫在政府部門的協助推動下,宣佈在雲林麥寮建廠。

(六)抽沙填海

六輕選定在麥寮建廠後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土地與資金問題。由於麥寮為海埔地,因此必須先進行抽沙填海工程,再進行地質改良以壓密地基,使其有能力長期承載建築物的重壓。資金方面,因填海造地的資金需求相當高,在經濟部的支持下,台塑向交通銀行等41家銀行進行共同聯貸,首次金額便高達1600億,佔當年營收總額的67%。對台塑而言,麥寮六輕建廠不啻是一段漫長而艱苦的過程。

(七)理念是一種生產力

作者認為企業經營中最為可貴的是態度,企業家只有透過理念的型塑才能推動企業長久升級和進步。而王永慶在「勤勞樸實」及「止於至善」的理念與思想驅動下,帶領台塑企業以堅韌的精神從各種困境中走出,最終成就了台塑企業王國。

 

四、結論

本書以王永慶個人事業經營歷程做為主線,對於王永慶如何開創石化事業,尤其是六輕興建的前後脈絡有所著墨。若以企業史角度而言,企業領導人是企業發展的首要關鍵人物,要研究企業的歷史,則無法不先去了解企業領導人個人的事業發展、家族關係,甚至是個人中心思想脈絡,而本書由後者出發,以「止於至善」的觀點貫穿全書,鋪陳王永慶開創事業做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價值,除了讓讀者清楚了解王永慶的石化事業歷程,亦能洞悉王永慶心中的企業管理哲學,對於企業史研究而言,亦有一定程度的價值。

 

註一:其餘四家分別為霖園關係企業、台南紡織關係企業、裕隆汽車關係企業、遠東紡織關係企業。

從台塑文物館思考企業史
編輯室

    企業史研究總得來說涵蓋兩大部分。一部份是研究者用不同角度觀點分析一個長期企業的經營管理,得出足以提供其他企業參考的經營智慧或精神;一部份是從企業歷史演變中找出企業在大社會環境下的角色及位置,或是在特定社會環境下,企業發展及成形的模式軌跡。不管哪一部份,企業本身的發展史料紀錄可以說是企業史研究的母體,少了母體,哪一部份的研究都不足以合理的存在。

    台灣企業,尤其大型企業,在保存本身發展史料的推動普遍較缺少前瞻性眼光。本辦公室在累積台灣大型企業的史料上,發現很難從國家政府處收集到文件檔案,而大企業本身不是視檔案為機密不願意提供,不然就是並未保存歷史文件資料。因此企業史研究在台灣的起步階段,除了提供幫助企業能夠妥善保存內部文件,甚至要對企業推廣宣傳企業史研究對於經營管理經驗智慧的重要性。期望能夠在基礎上慢慢推動企業史研究在台灣產學上的能見度。

    由企業主自己主導的企業史料記錄及再現可以有數個不同功能及意義。企業在經營過程需要過往紀錄文件做為查詢或證明,或做為純粹的紀錄備檔。另外,透過企業史料去再現企業發展歷史或品牌演變也可做為企業行銷推廣品牌形象的途徑之一,例如台灣本土的老品牌「大同企業」推出的「大同寶寶」公仔幾乎奠定了大同企業在台灣民眾心中的不搖地位。大同企業也在網站中紀錄大同寶寶的演進史,深化品牌之歷史定位。另外有「黑松」汽水,在台北微風廣場及桃園中壢成立黑松博物館,完整記錄黑松創業以來所產出的品牌歷史。

    除了以上兩種功能,企業也可以藉由企業史料的呈現,傳承企業文化及精神,一方面向內部員工凝聚企業向心力及認同感,一方面向外部社會大眾樹立企業形象。在企業發展史料的整理上,參訪位於龜山長庚大學的「台塑文物館」帶給我們不少思考企業史的啟示。由台塑自己打造的台塑文物館涵蓋了以上所述的幾種功能,尤其以傳承企業文化精神、加強內部員工認同感及向外樹立企業形象為主要的創立原則。

【展示中的台塑文物館】

台塑文物館於2006年落成,以近似博物館的型態展示台塑企業50多年來的發展軌跡。除了對外界介紹企業本身的發展文化及精神之外,也在展示中企圖拉近台塑產業與大眾生活的距離。我們在參訪台塑文物館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它設計是對外開放的文物館,所以「展示」(exhibition) 概念主導文物館內容很重要的比例。思考企業文物要怎麼展示、展示些什麼、為什麼要展示這些文物,都會影響觀看者的參與感受及觀後印象。

    台塑在文物館的設計中,強調了它想對外界展現的重點。文物館總共有B16樓,七層樓,每一層樓有不同的展出主題。1樓是「台塑企業整體形象區」,主要展出台塑logo及台塑企業大事記年表(見附錄1)。2樓是「台塑企業深耕歷程區」,主要介紹王永慶家族白手起家開創台塑事業的歷史故事。3樓是「塑膠與纖維產業展示區」,廣泛介紹塑膠跟纖維產業的運用及台塑早期在塑膠跟纖維方面的生產設備。此兩種產業是台塑最早開始發展的源頭。4樓是「能源與電子產業展示區」,重點在展示台塑六輕成果及後來的電子產業。5樓是「多元化發展展示區」,展示台塑企業多角化經營的產業,以及海外投資的發展。6樓是「社會回饋展示區」,展示台塑在教育、醫療、社會關懷上的佈局及成果。B1展示台塑品牌的紀念品。

    由於台塑文物館當初的設計理念定位在傳承企業文化及精神,對內外凝聚企業形象,在硬體文物鋪陳、軟體企業歷史文化導覽都集中在台塑既有的成就及貢獻,因此我們在導覽或文物介紹中比較少聽得到對台塑的平衡報導。在導覽人員的帶領之下,參觀者很容易對台塑企業的整體形象產生敬佩及讚嘆,台塑的企業形象自然而然就在大眾心中紮根。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主在建構自己企業的史料文物時,可以百分之百掌控選擇權,決定企業要帶領社會大眾體驗企業哪一部份的精神及文化,企業的定位及形象相對更容易建立起來。

    在參訪文物館導覽帶領下,我們接收到的台塑文物館所欲呈現的重點可以分類成三個部分來看:

一、企業主精神的佈達:

台塑企業最為外人所津津樂道的故事,主要來自王永慶本人及其家族創業歷程的傳奇。日本人稱王永慶為「經營之神」,順勢將王永慶神格化,幾乎王永慶創業的小故事也都因此充滿了傳奇的色彩。在文物館的2樓一開始就陳列了王家幾個重要人物的介紹,為了讓歷史故事栩栩如生,還製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蠟像。蠟像人物包括了「台塑阿嬤」在家園種菜的景象(王永慶的母親)、王永慶在新店故居的重現、王永慶年輕在嘉義的「永益米店」,以及王永慶兄弟在米店工作的模樣。隨著我們一上2樓,導覽人員便描述了幾個民間耳熟能詳的王家小故事。從小故事當中不斷的強調了台塑王家企業的成功,最主要來自於王家家族本身所具有的幾個特質所累積而來。

其中一個大家很熟悉的故事就是台塑阿嬤的種菜持家的精神。導覽人員解說蠟像中的芥菜會比一般外面賣的菜來得大,是因為台塑阿嬤很懂得種菜的訣竅,她會把菜根燒成灰一起撒在土中當肥料,所以外面芥菜一般都五六斤,她可以種到10斤。種芹菜上面就要鋪稻草遮陰,幫助芹菜生長大一點。

走道另一邊的米店蠟像實景,導覽人員就描述王永慶經營米店的小故事。包括王永慶有研究過一台腳踏車要怎麼載米才會載得又多又穩、購買碾米機降低成本控制品質、主動記錄客人需要米的時間、主動配合客人發薪水的日子收錢等等。導覽人員會在此強調王家企業的追根究底、垂直整合的經營概念是王永慶年輕時代就累積起來。

包括對台塑阿嬤的耕種智慧及王永慶先生的米店經營智慧等等,導覽人員傳遞出來的不只是歷史故事或個人特質,而是將諸特質與台塑企業的成功連結在一起,轉化為「企業文化及精神」呈現出來。比如在台塑製作的「創辦人王永慶的小故事」系列卡片中,也列舉很多王永慶先生的「美德行誼」如何造就台塑企業的成功。諸如此類的描述也散佈在文物館其他樓層展覽中。

二、企業經營文化的強調:

從企業主精神延伸出來的就是企業主經營管理企業的手法,以及企業主在經營理念上所創造出來的企業文化。台塑著名的「合理化經營」來自王永慶對於企業管理中堅持「追根究底」的理念,因而創造了幾個對台塑影響深遠的企業文化。例如企業垂直整合、相互支援、精簡成本、企業擴展理念等。從台塑的logo可以清楚看到他們垂直整合、互相支援的企業文化。

根據導覽人員的說明,在這個logo中放了11間最能代表台塑的企業,包括台塑主力的四寶,支援產業中的重工、電子業、海運,還有非營利機構的醫院、教育機構等等。Logo的設計是上下左右對稱的,每一間企業標誌中間以波浪形狀區隔是因為每一間企業都互通有無,互相支援的,而沒有一個很大的區隔,垂直的部分也是都可以整合在一起。因為是波浪形狀,所以要把四十間公司都放上去也可以不斷延伸連結,如果公司轉型也可以調換不同的標誌,而不會破壞掉他原有的樣子。

所以在logo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台塑企業在經營上面的幾個特色文化:例如垂直整合、互相支援、精算成本、追根究底。尤其因為台塑追求合理化經營,致力於成本的掌控,所以自然的就形成了企業之間垂直整合,在企業擴張上也力求發展上中下游連貫的經營,才能有效的掌控成本。

台塑企業文化一樣散布在文物館不同樓層當中。我們會不斷的看到台塑擴張企業版圖的源頭思維都是來自於「降低成本」、「合理化經營」等理念。這種文化也嵌入了內部員工管理及員工受訓練的模式之中。導覽人員提到一個企業中的小事件,充分詮釋文化深入員工工作態度的情況。她說在台塑裡面工作,當事情一來的時候,受過訓練的資深員工都會習慣問:為什麼會這樣做、或為什麼不這麼做。等回答了為什麼,他還會再繼續往下問為什麼,做為一個刺激思考,事情要說出一個道理,才能夠將執行的任務達到最佳的效率。

三、生活參與的貢獻:

台塑企業的產品線跨上中下游的範圍,從上游六輕的輕油裂解廠生產石化業,到台塑、台化的PVC粉及木漿、嫘縈等原物料,以及南亞塑膠的二次及三次加工成品,還有更外圍的支援體系,如台塑重工業、運輸業,以及為了培養企業內部人才所創立的教育業,看似多角化的經營,企業之間卻是環環相扣的延伸。

但是光是用這些產業做為展出,對於大眾來說不免產生枯燥及距離感,也凸顯不出企業在社會中的重要性。文物館為了強調台塑企業產品對社會的貢獻力,在展示中也多加了一些非台塑產品的陳列品,以期能夠在大眾參觀的時候能瞭解台塑產業密切的參與在社會生活周遭。例如在3樓介紹台塑在塑膠及人造纖維的產業發展中,還配合塑膠及纖維做了主題式的展覽:塑膠關連圖及衣的劇場,甚至展出了歷史上布料的運用及演變。導覽人員說明,展示的物品不是每一樣台塑都有生產,會選擇性的展示出來是希望大眾能夠瞭解塑膠及人造纖維在生活中的分佈及用途,而台塑的產品,尤其是原物料的生產,則因此而幾乎滲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強調了產品在大眾生活中的滲透,企業藉此拉近了與大眾的距離,一方面多了一份對大企業的親近感,一方面對於台塑各種品牌多了一份熟悉,也是回歸到企業品牌的行銷方法之一。我們可以說台塑文物館紀錄及呈現了台塑企業成長的過程,同時也是台塑企業行銷品牌的大推手。

【企業史料做為企業內部資本】

    企業史料包含多種形式的歷史資料,由企業主主導企業史料再現的工作,使企業史料從一堆看似無用的歷史資料轉變成企業內部的資本。以台塑文物館為例,台塑企業創辦過程中的歷史資料,舉凡歷史相片、書籍、章程、影片紀錄、發展歷程記錄、產品、品牌演進、公司內部規章、公司內部會議記錄等等,經過整理及包裝,都可成為呈現台塑企業的一環。這些企業內部資本為企業創造另一面的附加價值:

1. 企業文化與精神的傳遞:由歷史紀錄中耙梳出企業的文化及精神,用以建立員工及社會大眾對企業的向心力及企業形象。

2. 永續經營智慧的基底:從企業主經營過程找出經營管理的特殊性,讓企業邁向永續、突破困難,在意義上來說,也可供其他有類似內外條件的企業參考。

3. 企業品牌行銷的再造:藉由重塑企業形象及整理企業發展歷程,能夠明確為企業品牌定位,將品牌故事化,用以行銷企業品牌。

    台塑文物館用他們的史料資源及豐富的企業條件為台塑企業發展說了一個成功的故事。從企業史的觀點來看,品牌或是企業發展的故事化,使我們看待企業不再只是由生產跟銷售、組織跟章程這般生硬的實證定義;也不只以收益跟損失來衡量企業的存在,而是有更大的社會價值附加在企業實體之中。長期來說,我們也能從企業實體中窺見社會環境、文化邏輯、網絡關係的具體體現。

 

附錄1-【台塑企業大事記年表】

 

年代

重大事蹟

1954

726獲美援貸款79.8 萬美元,於高雄市登記設立福懋塑膠公司 ,生產PVC,是年1130獲准通過。

1957

4月福懋塑膠公司開工生產,產量每日四公噸PVC,並更名為台灣塑膠公司。

1958

822成立南亞塑膠加工公司,從事塑膠二次加工。

1963

25設立嘉林塑膠製品公司,是年88日改名為新東塑膠製品公司,生產三次加工產品。

121成立明志工專。

台塑公司高雄廠擴建PVC產能為2,100噸/月,始奠定經營根基。

1965

11成立台塑汽車貨運公司,負責企業內貨物運輸。

35成立台灣化學纖維公司,跨足紡織業。

1967

818新東塑膠製品公司併入南亞塑膠加工公司,並更名為南亞塑膠公司。

111台化公司開工生產,生產木槳50公噸/日,嫘縈45公噸/日。

1968

成立總管理處。

1970

1月台化公司生產第一包洗衣粉,跨入清潔劑產業。

1973

1月首次向政府提出興建輕油裂解廠計劃,5月份遭否決。

1976

25在印尼成立印尼南亞公司,展開首次海外投資。

121創設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在台北市開幕。

1978

1017台塑公司於美國紐澤西州成立台塑美國公司。

121林口長庚醫院開幕,為亞洲地區最大醫院。

1979

712南亞公司在美國德拉瓦州成立南亞美國公司。

1980

36於賴比瑞亞登記設立賴商台塑海運公司。

1983

2月台塑美國公司建廠完成,開工生產塑膠一次加工產品。

76長庚醫院與明志工專建教合作成立兩年制護理科,為長庚護專之前身。

12月南亞公司與HP公司成立電路板專案組,跨足電子產業。

1984

323林口長庚醫院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手術。

1985

45基隆長庚醫院開幕。

1986

11高雄長庚醫院開幕。

930經過13年極力爭取,六輕計劃終於獲經濟部核准通過。

1987

41成立長庚醫學院。

831成立台灣必成公司,產製電子級玻璃纖維。

1988

6月成立長庚護專。

1989

12月在美國德拉瓦州分別成立台塑美洲公司、南亞美洲公司及台化美洲公司。

1991

2月成立台朔重工公司,跨足自動倉儲系統、大型精密機械及汽電共生設備。

 

8月宣佈六輕計劃設立於雲林縣麥寮鄉。

1992

46成立台塑石化公司,從事油品煉製及行銷。

1993

44林口長庚附設兒童醫院開幕,並於1997獲准獨立,成為全台灣首創之兒童醫院。

1994

南亞公司於5月及6月分別在中國廣州及廈門地區投資興建塑膠二次加工工廠。

7月六輕計劃正式動工。

1995

34成立南亞科技公司,從事DRAM之研發、製造及銷售。

8月長庚護專招收五年制原住民學生100名。

11月成立台灣小松電子材料公司,投入八吋矽晶圓材料之生產。

1996

412響應政府鼓勵民間投資民營發電廠,設立麥寮汽電公司。

6月南亞公司於中國江蘇省接收華豐公司,生產膠皮、膠布。

71林口長庚醫院成立中醫部,並自81起開辦中醫門診業務。

79成立南中石化公司,生產化學纖維之原料。

7月設立台塑通運公司,提供麥寮港之船務代理業務。

1997

81長庚醫學暨工程學院改制為長庚大學。

10月原南亞公司電路板事業部另獨立成為南亞電路板公司。

1998

58成立台塑旭彈性纖維公司,生產彈性纖維。

10月成立台朔汽車公司,跨足汽車工業。

127六輕計劃之第一座工廠正式投料試車,年產45萬公噸乙烯。

1999

1月成立六輕汽車貨運公司,負責油品運輸。

41成立台亞石油公司,全盤規劃汽油、柴油銷售事業。

68成立台朔環保科技公司,針對廚餘轉化成有機肥料進行開發。

1012成立長庚生物科技公司,投入健康生技產業。

12月成立台塑大金精密化學公司,負責生產電子級氫氟酸。

2000

4月成立台塑網科技公司,負責行銷及建置企業E化系統。

6月設立台塑海運公司,以承運環島油品。

92台塑石化公司油品全面上市,正式供應全省加油站,成為國內第一家民營油品製造業者。

2001

312長庚醫院護理之家於林口開幕。

 

88成立台塑訊科公司,負責生產藍芽無線通訊相關產品。

 

820成立台化出光公司,負責聚碳酸酯樹脂(PC)塑膠粒之銷售。

 

12月在越南成立台灣興業公司,生產化纖及塑膠二次加工產品。

2002

116嘉義長庚醫院開幕。

51台化塑膠(寧波)公司在中國浙江省舉行開工典禮,正式投入大陸石化原料市場。

621成立台朔光電公司,生產電漿電視面板及模組。

81長庚護專改制為長庚技術學院。

11月成立華亞科技公司,從事12吋矽晶圓製造。

 

1220成立台灣醋酸公司,生產工業用醋酸。

2003

5月宣佈六輕第四期計劃啟動,預計投入新台幣1,300億元,總計六輕一至四期投入逾新台幣5,700億元。

10月菲律賓設立亞太能源公司,從事發電事業。

12月成立南亞光電公司,從事高階LED產品之研發生產。

2004

1月原台化公司清潔劑組另獨立成為台塑生醫科技公司,除生產清潔劑外,並加入肌膚保養品的研發生產。

8月明志技術學院改制為明志科技大學。

12月長庚養生文化村正式啟用,為國內銀髮族提供全方位的照護環境。

2005

投資成立台塑吸水樹脂(寧波)有限公司。

董事會決議以換股方式,將本公司持有全部台塑美洲公司股份交換台塑美國公司股份,交換後本公司持有台塑美國公司之股權由6.04%增為22.43%

100%持有子公司台塑訊科公司董事會決議停產。

2006

65王永慶董事長及王永在副董事長正式宣佈將經營權責交棒予行政中心。

本公司持股93.37%之轉投資事業台朔光電公司股東會決議解散。

以台塑石化公司股票為交換標的之海外可交換公司債轉換完畢。

本公司持股100%之轉投資事業台塑訊科公司股東會決議解散。

2007

2台塑獨資建寧波大乙烯廠,總投資額100億美元。

2008

1015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於美國辭世,享年92歲。

*此表由台塑文物館人員提供

 

附錄2-【台塑企業研究書目】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

書名

出版社

出版年

天下編輯

他們為什麼成功:台塑

天下雜誌(台北)

1996

王永慶

王永慶把脈台灣:「經營之神」論政治改革、教育改革

台灣日報(台北)

1997

王永慶

王永慶談經營管理正篇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附設書評書目(台北)

1985

王永慶

王永慶談經營管理續篇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附設書評書目(台北)

1985

王永慶

王永慶談話集

台灣日報社(台北)

2001

王永慶

王永慶觀點

遠景(台北)

1996

王永慶

台灣社會改造理念下冊

台塑關係企業雜誌(台北)

2001

王永慶

台灣社會改造理念上冊

台塑關係企業雜誌(台北)

2001

王永慶

台灣活水:市場經濟與社會力量

台灣日報(台中)

1997

王永慶

台灣願景

台灣日報(台中)

1999

王永慶

生根深耕

遠景(台北)

1997

王永慶

走自己的路

聯經(台北)

1989

王永慶

家常話王永慶說給年輕人聽的心頭語

遠流(台北)

1994

王永慶

提高企業經營續效

經濟社(台北)

1982

王永慶

談經營管理

經濟與生活(台北)

1987

王永慶等

企業經營:學者業者聯合演講集

經濟日報(台北)

1986

王建民

塑膠霸主王永慶

光明日報出版社(北京)

1997

王鈺

大樹之家 :追根究柢王永慶式管理

耶魯國際文化(台北縣)

2000

王鈺

台塑式管理

經濟日報(台北)

1987

王鈺

追根究柢王永慶與台塑式管理

耶魯國際文化(台北縣)

1995

可致一

王永慶經營之道

北京燕山(北京)

1997

司馬嘯靑

王永慶與企業英雄

文經(台北)

1985

台塑關係企業管理處

台塑企業

台塑關係企業總管理處(台北)

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塑關係企業簡介

台塑關係企業(台北)

1997

正倫出版公司編輯

王永慶成功史(上冊)

正倫(台北)

1982

正倫出版公司編輯

王永慶成功史(下冊)

正倫(台北)

1982

伍忠賢

台塑王朝:王永慶的管理與佈局

五南圖書(台北)

2006

伍忠賢

台塑經營

五南圖書(台北)

2006

任賢旺、李龍作

王永慶經營技巧

憲業企管顧問公司(台北)

2003

向飛

王永慶用人之道

北京燕山(北京)

1997

朴東燮、李成煥

王永慶傳

青島出版社(青島)

2004

江衍宜

王永慶與經營智慧

漢湘文化(台北)

1996

李誠

王永慶為人之道

北京燕山(北京)

1997

林昭文、盧虹諭

王永慶的經營智慧

鴻鶴文化(台北縣)

2000

祁長松

王永慶經營秘訣

改革(北京)

1997

高天

王永慶創業之道

北京燕山(北京)

1997

郭泰

王永慶的奮鬥傳奇

遠流出版事業公司(台北)

2005

陳國鐘

王永慶企業講詞

永慶(台北)

1984

陳國鐘

王永慶言論資料總論(又名:經濟強人王永慶先生奮鬥史)

永慶(台北)

1980

陳國鐘

王永慶言論資料總錄

永慶(台北)

1981

陳國鐘

王永慶經營管理實務(又名:台塑關係企業成長奧秘)

永慶(台北)

1995

陳國鐘

王永慶經營管理實務一

永慶(台北)

1992

陳國鐘

王永慶經營管理實務二

永慶(台北)

1992

陳國鐘

王永慶經營管理實務三

永慶(台北)

1992

陳國鐘

王永慶對企業管理訓練講詞

永慶(台北)

1984

陳國鐘

台塑管理卓越觀

永慶(台北)

1995

陳國鐘

台塑關係企業成長奧秘之一

永慶(台北)

1981

曾蒙

王永慶:經營之神打造成功的智慧

寶佳利實業公司(台北縣)

2003

曾蒙

經營之神王永慶

寶佳利實業公司(台北縣)

2005

黃德海

台塑打造石化王國:王永慶的管理世界

天下遠見

2007

詹錦宏等

向台塑學合理化

遠流(台北)

2006

趙賢明

台灣三巨人

開今文化(台北)

1994

蔡金雄

「台塑模式」生產管理制度實務

文凱(台北)

1987

曉笛(香港)

台灣商神王永慶傳

廣州出版社

1995

魏文東

企業經營管理實務:台塑集團管理系統公開

復文書局(台南)

1999

顧頡剛

走在歷史的路上王永慶說給年輕人聽的心頭語

遠流(台北)

1989

 

台塑文物館-小編參訪心得記錄
編輯室

台塑文物館外表為白色圓型建築,新穎富簡潔的設計感,給人落落大方的感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文物館內有21則關於台塑的故事小卡可以收集,散落在各個樓層裡,小故事內容以企業裡重要的人物和理念為主,以王永慶先生的思想最多,也清楚表達台塑企業想要給外人的形象。

    另外,感受到台塑在產業鍊上多面向發展的野心。不論是樓層上的設計和分類,從化學原料(PVC)代工開始到生物科技和教育等,再到實際產品的連結,像是塑膠產品的應用,讓一般人可以進一步認識原物料。因此,文物館兼涵教育功能,不會讓參觀者覺得都只充滿了企業的文物,可以當作台灣其他企業的借鏡。

對於企業史而言,記錄企業從崛起創立、發展茁壯等過程有許多方式,成立文物館收藏相關文物即是一種呈現企業成長歷程的實體作法。而台塑企業所創設的台塑企業文物館介紹了台塑企業整體發展歷史以及台塑企業經營精神,藉由文物館的設立,將使一般大眾對於台塑企業有更深刻的認識。

而此行參觀文物館,從王永慶家族簡介、創業過程、企業管理制度、經營理念到多角化的發展,認識了台塑企業在台灣的深耕歷史。文物館內以看板、照片、影音多媒體方式、模型等方式嘗試去展現企業的各種發展記錄,如台塑組織圖、企業大事記與臺灣經濟社會的對照表、六輕發展歷程與工業區模型、王永慶董事長個人訪談影音等,而館內所存放保存的文件,如開會記錄、核准設立文件,更具歷史價值。在這之中可以發現,文物館中藉由對企業本身歷史的介紹去傳達企業精神與文化,同時進行企業形象的塑造。

然而值得省思的是,企業願意為自身發展歷史做一詳盡記錄或許代表著企業在不斷成長創新向前邁進的過程中,同時回顧著過去所發生的事項,從過去的各種經營管理經驗中尋求更具創新、效率、健全的技術、管理與制度,但是對於研究者而言,有時反而容易因此陷入企業所塑造出的正面形象迷思當中,畢竟歷史並非僅是作為隱惡揚善的工具,同時也應具某種程度的反省與批判。

無論如何,臺灣企業願對自身歷史做一記錄,或是保留各種史料如各式文件、規章、會議記錄及老照片,對於本土企業史研究者而言,均為可喜之事,若企業甚至願與一般大眾分享亦是美事一樁,不但有助於企業形象的塑造,讓大眾感受到該企業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積極氣息,也是企業為自身發展呈現出一種負責的態度。

觀點延伸—企業大學的幾個思考
編輯室

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上午參觀台塑企業文物館,[1]導覽員古士宜小姐詳細解說台塑企業集團的發展歷史和創辦人王氏兄弟勤勞樸實的企業經營精神,過程中古小姐提到王永慶先生與一般企業家事業有成後才開始辦校興學有所不同,在事業發展初期就投身教育產業,本文將瞭解台,美,日其他大企業家創辦高等院校或技職教育,是否與王永慶先生的模式不同。

王永慶先生被尊稱為臺灣的經營之神,除在企業經營上有過人之處,在教育事業上也比其他企業家高瞻遠矚嗎?上課,工讀實習,上課的三明治教學方法,與西方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否也表現在企業發展史上呢?從臺灣的明志科技大學,大同大學,日本的松下政經塾(The Matsushita Institute of Government and Management ),[2]與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等企業家與學校經營關係做一個橫向的瞭解。

1954年臺灣塑膠公司成立,1957 年由日產四噸的 PVC 粉工廠開始生產,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小的 PVC 粉工廠 。[3] 1960年代,台灣的工業和經濟正逢起步階段,但工業中間幹部不足,為加強人才培育以應發展所需,1963年王永慶先生在事業稍有規模的時候就開辦明志工專,1999年改制為明志技術學院,並於2004年改名為明志科技大學。[4]

明志科技大學透過全體住校的生活教育方式實踐校訓「勤勞樸實」,加上三明治產學接軌的教育方式,在工讀實習階段,學生透過到台塑相關企業和其他建教合作企業現場工作方式,瞭解過去所學應該如何運用在工作之中,以及重回學校之後,應該加強哪一方面專業的學習,以此培養出具備勤勞樸實態度及理論與實務並重之人,對企業文化有更深一層的體認,畢業之後進入職場,自然造就出具有台塑精神的員工。

1918年林尚志先生創設協志商號,以「正誠勤儉」的精神與實踐,先後完成新店溪堤防、行政院大廈等六百多項工程,以優良工作成績建立社會信用。[5]1942年結束個人事業,將財產百分之八十贈與協志工業振興會,運用該會基金開辦現今之大同高中,並於1956年創辦大同工業專科學校,1963年改制為大同工學院,1999年改名為大同大學。[6]

工業起家的大同採行學校與公司建教合作,適當分工的方式,學校以基礎科學研究為主,公司各利潤中心及投資公司則以應用科技為導向,以為課程設計、教學改進之參考,真正發揮「理論與實務」相互印證之優點。[7]大同的創辦者認為不管是民營大公司或學術機構,經營的機能基本上是共通的,包含:決策、計畫、組織、協調、領導、控制,每日必須面臨這些經營機能。因此採行「化大為小,充分委任」的自立經營原則。[8]

多數企業家創業有成之後,為社會責任投入教育事業的成分較多,以學校教育幫助企業發展成分較少。王永慶先生與之不同的地方在於將企業經營徹底融入學校教育之中,企業需要的人才就由辦校興學的方式來培養,以企業經營為主,學校技職教育培養為輔的支持系統,完成企業文化認同教育。

大同大學在願景和治校理念中提出為確保財務體系的健全,需要積極爭取政府補助款[9],與原創辦人自立經營原則矛盾,兩種敘述同時出現在大同的網站上,確實與我過去抱持私人興學多靠自身企業集團母公司支持,培養企業未來的經營人才,學校財務方面不應該以政府補助為主要來源或必要來源的想法相違背。

因為企業辦校興學難道不是因為自身財力有餘可以自籌財源嗎,假若自家企業不足以支持一家高等院校的正常營運,那就應該採取捐助現有高等院校或基礎國民教育的方式,如講座或獎助學金等,以此來達到社會大眾對企業投入教育事業的期許。王永慶先生將學校教育納入企業經營的一環,統籌一切經費,避免大同大學的情況,若需依靠政府經費補助達到財務健全的效果,實在有失政府開放私人興學的美意。

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是20世紀初的世界鋼鐵大王,生於1835年,28歲開始他用全部資產設立凱斯通橋樑工程公司(Keystone Bridge Works),致力於鋼鐵生產行業,成為美國的鋼鐵業大王,1901年他以2.5億美元的價格賣掉了卡內基鋼鐵公司,當時卡內基鋼鐵公司生產的鋼鐵已經佔全美鋼鐵銷售總量的25%。[10]

1900年,卡內基出資100萬英鎊建技術學院,根據卡內基的設想,學院將為當時的匹茲堡培養3年制所需的工業專門人才。1967年,梅隆學院和卡內基學院的董事會決定交兩所學院合二為一,並取名卡內基·梅隆大學。該校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也就是美國的鋼鐵之都,擁有全美第一所電腦學院,其電腦科學研究和麻省理工學院(MIT)併列全美第一。同時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機器人足球比賽「RoboCup機器人足球世界盃」的主要贊助之一,被公認為是將機器人應用於教育的先驅者。[11]

從美國卡內基的辦學經驗來說,他在學校創辦後即賣掉了卡內基鋼鐵公司,致力於社會福利事業,以此觀之當時卡內基的設想為當時的匹茲堡培養3年制所需的工業專門人才,[12]應該可以說是為整個產業提供具有適當教育程度的工作人員,並非以個人企業經營角度來經營學校教育。與臺灣的大同大學創辦緣起較為相似,但與大同大學的發展境遇差別極大,大同大學發展至今仍需爭取政府補助來達到財務健全的目標。

關於臺灣的明志科技大學和大同大學與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的初步比較發現,是否可以假設認為企業若以社會教育為目的辦校興學,對於學校未來的發展設定必須與企業經營脫鉤,這樣才有助於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若以產業發展和企業經營未來人力需求為辦學宗旨,則要加強學校教育和自身企業經營實務的結合,如明志科技大學的三明治教學方式,對企業和學校未來的發展都比較好。

1979年,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創辦松下政經塾,這又是另一種不同的企業家興學方式。長年作為日本最高額納稅者的松下,對稅金的濫用十分不滿,認為「國家和企業一樣需要經營」,必須計算成本,才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而經營國家必須要靠優秀的人才。有鑒於此,當時年已八十五歲的松下捐出個人財產一百億日元,創辦了政經塾,也就是學習政治經營的學校。[13]

曾為政經塾學生的張佑如認為松下幸之助是政治立場中立的財界領袖,是政經塾成功的一大要因。松下幸之助花費了大量的精神和金錢,但從未要求塾生畢業後要對松下的企業有任何回饋,松下政經塾最大的特點是,它沒有任何特定的政治立場,完全超越黨派與個人。對從政的畢業生參與任何政黨,都抱持樂見其成的態度,沒有任何干涉。其成立也不是為了宣傳或教授松下幸之助的思想。[14]

王永慶先生為扶助企業發展,卡內基為匹茲堡地區產業發展,林尚志先生為企業的社會教育責任,學校發展初期都以培養工科人才為主,這是符合當時的時代經濟發展背景,王永慶先生日後跨足醫科大學如台塑長庚大學,則是著眼於為台塑下一個多角化經營的生技生醫產業培養足夠的企業經營人才。

松下幸之助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神,絕非浪得虛名,畢竟以一個企業家而非政治家或思想家的身份,創立松下政經塾培養政經管理的優秀人才,在文明的發展史上,已經脫離過去工業器物時代,想要做制度規章的改變,或許政經塾成立時間較晚是因素之一,並且是一種菁英的教育形式,以國家未來跨世紀發展為目標,而非單以個人企業成長或社會產業發展為目標,此一世界領袖的眼光和格局,卻實值得現在的企業家多加學習。

以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網查詢「企業教育」,[15]發現對企業教育大學的論文篇數較少,對企業內部教育訓練資料較多,作為論文題目就更少了,其中我國工商企業界辦理企業大學模式之研究(張素娟1998),企業大學現況探討研究(賴慶樹2002),探討知識型企業的知識管理歷程以及企業大學在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運作機制(林青谷2002),企業大學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白景文2006)等論文對企業教育大學論述較多。

張素娟的研究採用文件分析和深度訪談八家企業,認為企業辦理企業大學方式與其認為企業大學與一般教育訓練是否有別相關連,國內企業大學之辦理型態與國外不同,多附屬於企業,不似國外企業大學為一獨立性機構,而我國企業大學辦理模式可分為正規大學模式、服務業模式、演變模式、未成形的其他企業大學四類。[16]

賴慶樹選取中外共六家企業大學作為研究對象,台灣部分是聲寶,遠東,標竿學院和中鋼,[17]此處的企業大學看來是附屬企業內部,並非教育部認可之正規大學教育,與台塑的明志科技大學並非同一類型。

白景文的研究所建構的企業大學評鑑指標,可分為對準企業策略、促進組織變革、強化組織學習、監督運作效能、評量訓練成效、確保訓練成果與整合資訊科技等七大構面與26項評鑑指標。根據研究所得之結果,具體對企業機構、企業大學主管與專業人員提出應用企業大學評鑑指標,以及後續研究提陳具體之建議。[18]

林青谷選取奇異,迪士尼,統一超商,緯創資通公司做個案研究,歸納出企業大學在知識管理歷程中扮演的角色,認為企業大學的內部講師培訓制度有助於將組織過去的經驗傳承下去,企業大學所傳授的內容偏向管理方面的知識與經驗。[19]

假若企業大學是獨立的正規大學教育,企業文化或知識的DNA基因密碼是否可透過正規學校教育達到潛移默化的功能,使學生對企業產生認同感?還是說屬於隱性並不明顯?或者根本無法識別出來?這個問題或許可以提供給想要成立企業大學的企業一個思考方向,是要成立附屬企業內部的教育訓練用的企業大學,還是成立獨立自主的正規大學做為企業家社會責任的一環。

由以上資料觀察發現,國內對於私人企業創辦正規大學教育,以企業精神經營教育產業對企業是否有相輔相成的效果,這方面的相關研究較少,歡迎企業發展史和企業教育研究等相關領域的各界先進不吝指教、參與討論。

 

編按:

資料整理者現任國立政治大學臺灣企業史資料庫助理,電子郵件請寄以下的電子信箱:topnccu@pchome.com.tw謝謝。



[1]台塑企業文物館Retrieved Nov 24,2008, from http://www.fpgmuseum.com.tw/

[2]松下政經塾Retrieved Nov 24,2008, from http://www.mskj.or.jp/index.html

[3]台塑關係企業→企業沿革Retrieved Nov 25,2008, from http://www.fpg.com.tw/html/abu/abu_his_main.htm

[4]明志科技大學→本校簡介→辦學理念 Retrieved Nov 25,2008, from http://www.mcut.edu.tw/onweb.jsp?webno=333333223:

[5]大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大同→里程碑→創始期Retrieved Nov 25,2008, from http://www.tatung.com/b5/history81-90.asp

[6]大同大學→關於大同→創校歷史 Retrieved Nov 25,2008, from http://www.ttu.edu.tw/history.php

[7]大同校訓第415號(1990年12月20日)摘自大同大學→關於大同→故教授校長董事長 Retrieved Nov 25,2008, from http://www.ttu.edu.tw/Ling/main.htm

[8]大同校訓第415號(1990年12月20日

[9]大同大學→關於大同→願景與治校理念→確保財務體系之健全,積極爭取政府補助款 Retrieved Nov 25,2008, from http://www.ttu.edu.tw/goal.php

[10]維基百科→安德魯卡內基 Retrieved Nov 25,2008, from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89%E5%BE%B7%E9%B2%81%C2%B7%E5%8D%A1%E8%80%90%E5%9F%BA&variant=zh-tw

[11]MBA智庫百科→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 Retrieved Nov 25,2008, from http://wiki.mbalib.com/w/index.php?title=%E7%BE%8E%E5%9B%BD%E5%8D%A1%E5%86%85%E5%9F%BA%E6%A2%85%E9%9A%86%E5%A4%A7%E5%AD%A6&variant=zh-tw

[12]MBA智庫百科→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

[13]張佑如(20040731)也看看日本的政治學校,中國時報 摘自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Retrieved Nov 25,2008, from 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boards/STCF/M.1091356835.A.html

[14]張佑如(200040731)

[15]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Retrieved Nov 25,2008, from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

[16]張素娟(1998),我國工商企業界辦理企業大學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17]賴慶樹(2002),企業大學現況探討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18]白景文(2002),企業大學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19]林青谷(2002),探討知識型企業的知識管理歷程以及企業大學在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運作機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台灣家族企業
臺灣金融蔡氏家族企業集團發展史之一
台灣企業史兼任助理 許瓈文

本文《台灣金融蔡氏家族企業集團發展史》將敘述台灣金融蔡氏家族蔡萬春(國泰)、蔡萬霖(霖園)、蔡萬才(富邦)三房的家族企業發生、發展與演變的歷史過程。通過對台灣蔡氏家族企業集團領導者的經營管理思想、三房兄弟分家析產過程、政商關係的歷史敘述,詮釋其興衰演變,在敘述的過程中也加以比較蔡氏三房的異同,以此來透析歷史演變的原因,希望從而尋覓其中的歷史軌跡。因為台灣金融蔡氏家族企業集團龐大,所以本文將分段刊出在台灣企業史資料庫電子報,本期電子報將先刊出為什麼研究台灣金融蔡氏家族企業集團發展史。

一、家族與企業的關係

綜觀經濟發展的規律,一部家族經營史是緊密與私有經濟的出現相關係的。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是以土地為生產要素,小農經濟的生產和經營也基本上是以家族為單位。近代中國從農業化向工業化演變的過程,不可避免在組織形式上沾染家族的氣息。[1]因此過去家族內部的網絡關係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其中生產和分配的關係也將影響現代企業如何分家析產。

二、美國大型家族企業集團在二十一世紀的經營成效表現

根據20031110日出版的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以美國家族企業(Family INC.)為題作專題報導,對家族企業所下之定義為:家族企業創業者或家族成員仍持續擔任家族創設公司董事、決策經理階層或仍握有公司絕大部分股票。以過去十年S&P美國年度排名前500大公司為樣本,並以股東年獲利、資產報酬率、公司年收益成長與公司年出售成長率四個數據來評估公司的經營成效,發現有1/3表現好的公司(177家)是家族企業。[2]歸納美國家族企業成功主要因素有五點:天生經營能力,快速決策機制,高度忠誠的員工,以增加投資帶動成長,24小時的決策中心。[3]因為這些家族企業已經佔了S&P美國年度排名前500大公司三分之一強的家數,他們對國家經濟必然也有重要影響。

三、台灣大型家族企業集團在二十世紀末的總體經濟表現

家族企業一直對臺灣的整體經濟有極大的影響力。根據《天下雜誌》的調查,台灣前50大集團中,就有超過30個集團的核心企業股權,由家族或個人所掌控,包括台塑、霖園、新光、裕隆、遠東、太電、台泥、大同、富邦、長榮、聯華神通、潤泰等都是。甚至像大眾、廣達、台達電等新興科技公司,最大股權也都還掌握在個人或家族手上。這30大集團1999年的營業總額為32830億台幣,佔台灣GDP(3101億美元,約96131億台幣)34.2%以上。[4]

四、今日台灣國泰蔡氏家族在金融業的表現

    2008年金融業前十大企業中,第一名的國泰人壽保險,第四名的新光人壽保險和第八名的富邦人壽保險都是私人企業,具有明顯家族企業的色彩。第三名的台灣郵政和第五名的勞工保險局,以及第六名的臺灣銀行都是國營企業。第二名的南山人壽保險(AIG),第七名的ING安泰人壽保險(2009年將併入富邦人壽保險成為臺灣私人企業),第九名的安聯人壽保險(Allianz)和第十名的三商美邦人壽保險[5]都是外資企業。[6]

由圖表12008年金融業10大排名,臺灣金融的私人家族企業(國泰+新光+富邦)營業收入加總為13994.29億台幣佔前十大金融企業公司營業收入總額31619.04億台幣的44.26%。第七名的ING安泰人壽保險在2009年將併入富邦人壽保險,富邦+ING的營業收入有機會超越另一私人家族企業新光人壽,總和蔡氏家族企業(國泰+富邦+ING)所佔比例將更高。

圖表12008年金融業10大排名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網站[7]

2008排名

公司名稱

公司型態

營業收入(台幣億元)

佔金融業前十大百分比重%

2007排名

1

國泰人壽保險

民營企業

8216.14 

26

1

2

南山人壽保險

外資企業

4295.43 

 14

3

3

台灣郵政 

國營企業

3934.52 

 12

2

4

新光人壽保險

民營企業

3889.25 

 12

5

5

勞工保險局

國營企業

3170.40 

 10

6

6

臺灣銀行

國營企業

2013.07 

 6

7

7

ING安泰人壽

外資企業[8]2009年起改私人企業)

1959.87 

 6

8

8

富邦人壽保險

民營企業

1888.85 

 6

9

9

安聯人壽保險

外資企業

1273.66 

 4

15

10

三商美邦人壽保險

外資企業

977.85 

 3

14

最近一年因為國際金融海嘯的影響,將影響台灣金融業的版圖移動,本土企業也有機會以小吃大併吞外資企業,要想瞭解這些本土企業的商戰謀略,就必須先研究這些本土金融企業的企業發展史,認識這些台灣本土金融企業如何發家致富擁有億兆身家,進而才能瞭解他們是如何以小吃大,擴充家族企業集團的版圖。

金融產業具有其特殊性,曾慶頌的論文人壽保險業資金運用與經營績效之研究》研究指出我國保險業在壽險市場逐漸開放後,原來壽險公司因寡佔的市場保護,大量的死差異與費差異的獲利來源,因市場價格競爭日趨激烈而使這部份的超常報酬消失,於是資金運用的獲利,將成為未來壽險公司獲利的主要重要來源。台灣在資金運用上仍偏重流動性與安全性,未如美國壽險業的以獲利性為主。[9]

曾慶頌的論文研究或許解答了台灣家族企業能夠利用保險的寡佔市場累積超常報酬,在資金運用上因為注重安全性和流動性,利用外資企業的經營弱點,進而在這波國際金融海嘯之中還能以小吃大併吞外資企業,這些都是因果關係中果的表現,本文將嘗試解釋有哪些「人為因素」使蔡氏家族企業取得進入寡佔市場的門票賺取超常利潤,透過市場機制將社會財富納入私人企業,以非自有資金的累積創造家族企業的財富。

因為蔡氏家族企業集團在臺灣金融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蔡氏家族秉持古訓「財不露白」,現在大部分關於蔡氏家族企業集團的研究,主要表現在公開資訊如財務報表,財務分析等的研究。對於過去相關的家族企業如何「發家致富」和「分家析產」較少,蔡氏家族的原始資本積累是如何產生,如何「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和「以錢滾錢」成就今日的金融帝國將是本文重點。

下一期的台灣企業史資料庫電子報將接續本文,繼續介紹國泰蔡萬春一房的家族企業集團發展史。

五、參考資料

1.甘德安等著:《中國家族企業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0

2.金玉梅、洪懿妍:《接班、挑戰》天下雜誌第24020015

3. 蔡靜紋、葉慧心富邦併ING安泰合併效益分析經濟日報Retrieved Nov 7, 2008, from http://money.udn.com/html/rpt/rpt101170.html

4.2008 1000大排名-金融業》天下雜誌 Retrieved Nov 7, 2008, from http://www.cw.com.tw/survey/search1000.jsp

5.三商美邦大股東之一MassMutual金融集團 第三季財報表現穩健 維持最高財務評等20081119Retrieved Nov 13, 2008, from http://www.mli.com.tw/aiad/main.asp?Page=SA3B1&KeyID=2008/11/199300.1355554

6.曾慶頌1995,人壽保險業資金運用與經營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Retrieved Dec 2,2008, from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

7.李禮仲(2004a),家族企業在美國,國政論談,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中心(National Policy FoundationRetrieved Dec 2,2008, from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3/FM-C-093-171.htm

8.李禮仲(2004b),家族企業在美國(),國政論談,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中心(National Policy FoundationRetrieved Dec 2,2008, from http://www.npf.org.tw/particle-3553-1.html



[1]《中國家族企業研究》p1

[2]李禮仲(2004a2004125經濟日報C6版,摘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網站

[3]李禮仲(2004b20041219經濟日報C6版,摘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網站

[4] 《接班、挑戰》

[5] 三商美邦大股東之一MassMutual金融集團 第三季財報表現穩健 維持最高財務評等

[6] 2008 1000大排名-金融業》

[7]2008 1000大排名-金融業》

[8]富邦在20081020宣布將以6億美元,折合新台幣195億元併購ING安泰人壽,預計於2009年第一季納入,成為金控旗下100%持股的新成員。富邦併ING安泰合併效益分析

[9]曾慶頌(1995)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Retrieved Dec 2,2008, from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

企業史料
臺灣高科技產業發展概況 (1959~2003)
台灣企業史兼任助理 張瀞方

二次大戰後,國際冷戰格局出現,台灣在美國的鼓勵和支持下,發展原子能研究。在外交上為了維持世界和平,然而,實質需求是確保和中共對立下的國安問題,以「科學」建國的概念逐漸在政府機關單位擴展。

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有兩股力量占了重要角色。一股力量來自於歷史背景下,台灣面臨國際政治力的生存壓力,國家政府和相關單位成立政策法令來推動;另一股力量則來台灣內部產業發展的需求,力求恢復經濟穩定性。

 

高科技產業依發展內涵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一、1959~1980 (開創奠基時期)

民國48年通過「國家長期發展科學計劃綱領」,並成立「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簡稱國科會)50年代的科技政策主要由學者如胡適和吳大猷所制定,科學的概念用於不同的產業,像是國防科學、原子能應用,並不只針對高科技產業。

70年代的政治菁英,以蔣經國和李國鼎為例,影響台灣的科技發展,有所謂科技官僚的崛起。直至65年,以應用技術為取向,配合經濟發展需求,擬定設置科學工業園區,並納入六年經建計劃內。

民國68年,政府正式核定設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是全國第一個科學工業園區。以積體電路 (IC) 產業為首要發展 (1976年時選定6人代表台灣前往美國RCA學習IC技術),成立聯華電子。此時,除了國家注入資金扶持高科技企業成立外,還需要專業級的產業研究單位,包含成立民國62年的工研院和民國65年的台經院,以及學校相關科系成立實驗室 (民國53年,國立交通大學成立第一座半導體實驗室)

民國69年公佈「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和成立「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後,隨著年底正式開幕,由蔣經國總統親臨主持,不只建立台灣第一個科學工業園區,也奠定了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基礎。

二、1981~1998(擴展期)

    產業內容的擴展和人才的培養是這階段的首要目標。產業部分,以積體電路、電腦及週邊、通訊、光電精密機械及生物技術等六大產業為主,尤其積體電路的總營業額比重佔了一半。民國74年,國科會核定「科學工業園區創新技術研究發展計畫獎助」和進行兩灣合作,期許借鏡美國西岸矽谷的華人圈,達到產業技術交流的目地。行政院以規劃「科學城」為階段性目標。

新竹科學園區就地利之便,和國立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合作產學計劃,譬如民國75年的「半導體人才訓練計畫」,而且,早期園區優渥的就業條件,吸引從兩所學校畢業後的理工學生,成了高科技產業的中堅份子。另外,也鼓勵海外華人回國就業。

以產業升級為目標,朝著不同的技術擴展和研發,許多跨國企業在台設立代工和研發中心,技術移轉的工作也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走入國際級的代工技術已不成問題,像台積電和聯電。

三、1999~2003(創新期)

   

此階段關鍵在於,大型廠商已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有一定佔有率,而許多中小型的公司若不是掌握技術核心而自立,不然就是大型廠商的連帶關係。否則,高科技產業在高利潤的同時,也有著高風險,一但企業沒有利績點或突破核心技術,想要創業或是尋找中間獲利空間的公司,就會面臨危機。另外,考量成本因素,許多代工廠也擴展至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等地,尋求更符合經濟效應的商業模式。

  產官學三方面的合作,以及不同的計畫和研討,像是2003年舉辦的台美科技程交流研討會中,結合台、美知名學者、科技專家、企業界菁英代表、政府相關首長與談,國內國外的相關人士都在尋求台灣高科技未來的方向,產業界的創新思維和跨國的合作及經濟吸取是為重點。

中部和南部的「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民國91) 和「南部科學工業園區」(民國92) 也開始陸續啟動運作,廠商的駐進帶動地方的經濟發展。「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範圍分成台南和高雄兩園區,台南園區以光電產業(平面顯示器為首要)和積體電路產業供應鍊為主要發展方向;而高雄園區則發展生技醫療器材產業。最早成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還是以半導體製造業附加價值為主,由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整合北、中、南三地園區資源,往科技「綠色矽島」推近。

四、簡要大事紀:

 

年份

內容

1959(48)

通過「國家長期發展科學計畫綱領」,成立「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

1964(53)

國立交通大學成立第一座半導體實驗室。

1973(62)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成立。

1976(65)

財經會報審慎檢討後,鑑於現階段經濟發展之需要,乃決定改置為「科學工業園區」。

1976(65)

選派6人前往代表台灣前往美國RCA學習IC技術。

1976(65)

辜振甫先生創辦台灣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基金會,下設台灣經濟研究所(台經院)

1979(68)

我國政府正式核定設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1980(69)

「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新竹)正式成立。

1980(69)

我國第一座科學工業園區在新竹舉行揭幕典禮。

1980(69)

台灣第一家IC公司:聯華電子成立。

1985(74)

國科會核定「科學工業園區創新技術研究發展計畫獎助」。

1985(74)

兩灣合作,越洋互補。所謂兩灣,就是台灣與美國西岸灣區的矽谷,越洋互補即是台灣與美國西岸華人專家跨越太平洋兩岸的結合,以台灣的生產力,加上美國西岸先進研究發展技術

1986(75)

新竹科學園區結合同業公會、廠商、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主辦園區半導體人才培訓計畫。

1987(76)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台積電)成立。

1988(77)

宏碁電腦、台灣慧智成為台灣首二家破百憶營業成績。

1991(80)

行政院在「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中確立了「新設科學工業園區」的構想。

1996(85)

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舉行動土典禮暨投資說明會。

2001(90)

玉山科技協會在台成立分會:「台灣玉山科技協會」。

2001(90)

行政院核定高雄路竹園區籌設計畫。

2002(91)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中科)成立。

2003(92)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正式成立。

2003(92)

1月台美科技交流研討會暨2003年年會

 

參考書目:

台灣經濟研究院

1991  產業科技發展與經貿結構改變(經濟部科技研究發展專案80年度計

)

林崇熙 

1989        台灣科技政策的歷史研究 (1949-1983)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硏究所科 技史組碩士論文。

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2000  新竹科學園區20週年紀念專刊。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馬維揚

1998  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之實證研究。台北:華泰書局。

辦公室公告
台灣企業史研究通訊-徵稿啟事
編輯室

台灣企業史研究通訊徵求與企業史相關研究心得與專文,歡迎踴躍投稿。

 

一、徵稿內容:研究主題為「企業史研究」,與該主題相關的研究心得或專題文章均可。

二、徵稿對象:各大專院校學者、研究生、大學部學生,以及一般社會人士。

三、文長以2000字以內為宜,來稿請用電腦打字,並附通訊地址、電話、傳真及電子郵件信箱等聯絡資料。

四、來均需經本刊正式審稿程序,本刊對來稿有潤飾編輯權,作者請自留底稿,恕不退件。

五、本刊恕不致贈稿酬。

六、來稿請優先以電子郵件寄小姐 qqchen@nccu.edu.tw 電話:2939-3091*62814

七、如有任何問題,請優先以上列電子郵件或電話洽詢。

台灣企業史研究通訊-徵求企業訪談 / 企業發展文獻資料
編輯室

在構築台灣重大企業發展史的過程之中,研究團隊非常需要各大企業本身的參與及協助。特別是在歷史資料部分,由企業直接提供我們完整的紀錄及資料,必定比我們從其他管道拼湊來得完整及正確。因此台灣企業史研究通訊敬邀您能協同我們建立貴企業的發展歷史軌跡。我們將對您所提供的資料妥善建檔及數位化,併入台灣企業史資料庫中,期能進一步從這些資料中建立貴企業形象及企業文化的整體性研究。

我們希望貴企業能夠提供自成立以來的

1. 發展記錄(包含相關紀念書籍、相片等)、

2. 貴企業發行之廣告(平面或動態媒體廣告)、

3. 貴企業相關的剪報、大事年表等,

4. 或其他對貴企業發展具關鍵價值的歷史資料。

另外希望徵求有意願的企業接受我們的深度訪談。訪談的目的,一方面建立貴企業的口述歷史,更重要的是可以從歷史中看出貴企業發展軌跡與台灣社會的互動及演變,並從演變中呈現出貴企業對台灣社會的具體貢獻,確立貴企業的社會價值。如果您的企業在台經營20年以上,並且希望能有研究學者協助建立貴企業的發展歷史,歡迎您主動與辦公室洽詢合作的可能性。

聯絡方式:小姐 qqchen@nccu.edu.tw 電話:2939-3091*62814